安徽日报:科技赋能大托管 稻茬小麦获高产

安徽日报:科技赋能大托管 稻茬小麦获高产

发布日期:2024-06-04 浏览次数:3296


“选取百亩示范片中代表田块3.5亩实割测产,毛重1884.5公斤,籽粒含水量23.6%,杂质0.2%,按13.0%标准含水量折算实收亩产472.8公斤。”近日,在桐城市范岗镇联合村,安徽省农科院组织相关专家,对该院作物所承担的“安徽省稻茬小麦绿色高产技术协作攻关”项目及安徽农垦集团技术合作项目的稻茬小麦高产示范区进行了田间现场测评。

“这个产量比周边农户种植的稻茬麦产量要高出30%以上。”安徽农垦(桐城)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江兴明告诉记者,由于江淮地区小麦生长季降水量偏大、渍害频发,并且赤霉病发病率高、发病严重,普通农户种植小麦积极性不高,即便种了管理也十分粗放,正常年份稻茬麦亩产仅有300公斤左右。

我省稻茬麦主要分布于沿淮、江淮之间以及沿江地区,近几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仅次于江苏,位居全国第二。“安徽省稻茬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35%以上,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全省夏粮单产、总产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栽培专家杜世州告诉记者。

为进一步提升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规模、增强现代农业示范引领作用,安徽农垦集团(桐城)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根据桐城市耕地种植现状,大力推进统一品种布局、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农艺措施、统一农产品购销和统一核算的“五统一”大托管运作方式,并强化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科技支撑。“近年来,安徽农垦集团按照‘强科技,大基地,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和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与桐城等产粮大县合作,就是要发挥农垦科技优势,解决稻茬麦单产不高的难题,通过村企合作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现农户和集团双赢”。省农垦集团总农艺师姚礼发说。

为切实解决稻茬麦产量低、农民种植效益不高的问题,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安徽农垦集团(桐城)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重点围绕稻茬小麦大面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整地播种质量差、肥料使用不合理不科学等问题,开展扬麦25高产潜力挖掘、高质量机械耕播及高效施肥与轻简化栽培等关键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省农科院作物所自主研发的拱地龙精量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一体机和小麦专用生物膜保持型复合肥料等物化产品作用,严格落实高质量耕整地、适期适量适墒播种、三沟配套、科学施肥及“一喷三防”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实行全程机械化标准化作业。今年百亩示范片小麦结构合理,熟相好,生长整齐,产量明显优于周边的非示范片。同时带动周边农户扩大小麦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

现代农业科技赋能大托管,大大提高稻茬小麦产量的同时,还明显降低了种植成本,平均每亩可节本50元以上。使用拱地龙精量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一体机,一次完成施肥、旋耕、播种、第一次镇压覆土和第二次镇压等六道作业工序,在机械耕播环节亩均降低成本40元。使用新型保持型肥料,化肥用量可减少10%~15%,比普通农户节省肥料成本10元以上。安徽日报记者 汪永安

关注安徽农垦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