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插秧机“上岗” 卫星平地仪“整容”
发布日期:2025-06-18 来源: 浏览次数:163
在今年的夏种生产中,安徽农垦尝试将智能农机装备投入农业生产,智能辅助驾驶插秧机提升作业效率,卫星平地仪实现精准整地,“智慧夏种”成为新亮点。
6月16日,淮南农场公司的农田里,多台红白相间的智能辅助驾驶插秧机正有序穿梭作业。农机手只需在操作终端设定好参数,插秧机便按照预设路线自动前行。其搭载的智能定位系统不仅能精准控制秧苗的行距、株距,更能根据稻田土壤的软硬程度,自主调节插秧深浅和力度,确保秧苗均匀入田。
“安装了这套系统,大大减少了重插漏插,节省了秧苗和用工成本。”农场农业技术人员樊孟中介绍道。今年,为提升现代化水平和节本增效,淮南农场新购置并投入使用了5台搭载自驾辅助系统的洋马高速插秧机和1台久富覆膜高速插秧机。当前,全场4890亩机插秧任务已完成75%,预计21日全部完成。智能插秧机通过精准路径规划和自动化控制,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经测算,其每小时作业面积较常规插秧机平均提升1-2亩,整体作业效率提高30%-40%,预计每亩可降低综合成本约20元。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这句农谚在大圹圩农场被赋予了科技新意。为保障水稻种植质量,农场今年夏种首次引入卫星水田平地机,为农田进行“精修细整”,扮演起“农田整容师”的角色。
在农场统一经营田里,管理员瞿兴林正操控着这台依靠北斗定位技术的先进设备。它以±2厘米的超高精度在田间往复作业,将原本凹凸不平的田块打磨得如同镜面般平整。“过去平地靠手感和经验,深浅不稳。现在这平地机整过的田,像用尺子量过一样齐整!”瞿兴林对比道。传统平地方式易导致高低不平、灌溉不均,影响秧苗生长。卫星平地机则能实时获取地形数据,一次性完成碎茬、搅浆、平整等多道工序。
- 上一篇:一粒种子“稻”出成长的一生
- 下一篇:潘村湖农场:育秧工厂长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