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管家式麦客很吃香

经济日报:管家式麦客很吃香

发布日期:2013-06-13 浏览次数:5304

本报记者 乔金亮  66日上午,安徽农垦寿西湖农场,44岁的农机手胡启龙开着灭茬还田机在已收割的麦田里穿梭。低茬收割再加现在二次灭茬后,茬高不超过5厘米,这样还田才高效。如今时兴一条龙作业,机手要懂农艺成为新型麦客,才能有市场。你去看看我搭档马文武就明白了。

此时的马文武正开着收割机帮三分场承包户李继平机收。看着忙碌的马文武,李继平说,他家的小麦还没有收,就先帮我来收了。我这150亩小麦都是作种子的,要求比较高。老马不仅懂农机会维修,还明白啥时防虫啥时除草,我的麦子耕种收都靠他俩,自己很少操心。

今年夏收夏种与梅雨季节重叠,气象预报明天起有大雨,我们今晚前能都收完。最忙的时候两个机手一台车,歇人不歇机,一直要到凌晨1点露水上来。”40岁的马文武前一天从早9点忙到晚10点。农场党委书记朱为荣介绍,农场有近6万亩小麦,目前同时有100台收割机开工,每天总作业1.5万亩。

中午时分,马文武临时休息,跟记者聊起来。20多岁就接触拖拉机了。现在家里大型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等都有。但别以为我们麦客只会开农机,新型麦客可是农机农艺都得懂。他告诉记者,如今,小麦生产已经全程机械化,是农机手种田,不懂农艺可不行。这片麦子半个月前就是我用16米宽的背负式喷雾器进行一喷三防的。从播种、施肥到喷药、收获,每亩总作业费150元,李继平几乎不用再管了。

耕作模式在变,机收市场在变,麦客也跟着变。与传统兼职的麦客平时外出务工、夏收跨区作业相比,如今的新型麦客更加专业化,不仅要收获小麦,还负责夏收前的机械播种、施肥、植保和之后的夏种、秋收、整地等一条龙作业。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研究员徐振兴说,这种管家式的代耕代种代收服务已成为一种趋势,农机作业能手正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中坚力量。

下午6点,农场机收全部结束,预报的大雨也如期而至。夏收后马上是夏种。短期干旱时,要提前干播待雨;较长时间干旱,就应先造墒后播种。如有连续阴雨,就提前抢播,播后清沟沥水。收工后,马文武在农机大院跟其他机手交流起来。操作农机是机手的基本功,今后更重要的是学会农艺农技,农机化后种粮的主力是咱们。2013611日经济日报第02版)

关注安徽农垦官方微信平台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