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垦:开局之年续精彩 转型发展正当时

发布日期:2012-02-17  来源:  浏览次数:3534

        2011年是安徽农垦集团重要的转型发展之年,经济发展正在稳步健康转型,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加快实施,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农业生产连续9年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37万吨,棉花产量5947吨,肉类产量1.22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8.5%9.5%10.8%完成生产总值18.78亿元,统一经营利润1.26亿元,分别增长10.5%20%。职均收入18784元,人均收入12166元,分别增长9.3%6.9%省农垦集团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现代农业建设继续加强。省农垦集团制定实施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体系标准,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工程”开始启动。龙亢农场被省政府认定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农场编制了示范园建设规划,6个农茶场及公司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验收。倮倮米业质量追溯以全省第一的高分通过了农业部验收。与省绿办合作带动芜湖、蚌埠等12家地方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垦区发展高效农业面积6万亩,亩均效益3000元以上,有效增加了职工收入。全年购置各类农机2259台套,购机总额4419万元,新增农机总动力1.65万千瓦,完成了10万亩深松作业工作,重点农场“农机大院”加快建设。垦区小麦秸秆还田率达77.4%,水稻机插秧面积4.4万亩。阳光工程和百场、千户、万人培训行动累计培训47392人次。完成了十二五农田水利规划和2个农场大型排涝泵站建设,落实了2200万元世行洼地治淮项目在农业两田制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股份制经营,出台了农场非职工承租土地管理办法,加快土地流转,推进招标田规模化经营。龙亢农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关于创新垦地合作发展模式的项目,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农业部批复,正在组织实施。

产业化经营趋势良好。皖垦种业成功引进4家战略投资者并完成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各项准备工作,建成了种子质量追溯体系项目和“1611”三级科研体系,并成功试水三杂种子市场,进入了全国种业50强,被授予全国种子3A信用企业。皖垦茶业建立健全集团内部各项制度,青草湖黄酒产能增长65%,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增长40%。皖垦棉业及时调整投资结构,规避市场风险,落实了4万亩棉花生产基地。皖垦食品业强化管理,加大销售,雁湖面粉公司挂面产销首次突破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皖垦酒店业加快资源整合,组建了黄山大厦酒店管理集团和皖垦快快农产品物流公司。通和房地产公司积极应对宏观调控政策,实现稳定发展。垦建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 58 % 74 %。垦区8个农业产业化企业和11个农产品分别被省政府重新认定为省级龙头企业和安徽名牌农产品。敬亭绿雪茶叶、翡翠酥梨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对外开放合作深入拓展。已形成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校、央企省企、省直单位和走出去五个方面并举的合作开发格局。省农垦集团已与全省7个市、11个县区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敬亭山山南开发、淮南农场开发等一些重点合作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出台了安徽垦地合作开发管理办法、考核评价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走出去工作首战告捷,安徽农垦在津巴布韦首期试种的750公顷小麦平均单产达5/公顷,实现了当年进入、当年生产、当年获益,初步探索了农垦在境外办企业的管理模式,发挥了农垦在全省农业走出去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受到了各方称赞。目前在津国农场开发的土地面积已达3750公顷,耕地面积2300公顷,并与津方达成了新项目合资意向。

民生工程全力推进。20092700套廉租房建设,已全部竣工验收,大部分交付使用;20108020套廉租房建设,有7000多套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112630套廉租房建设和6200户危房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深松补贴和现代农业发展、农工减负等助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争取到了皖河农场三益分场回民全国首例享受回民乡政策待遇。到2011年底,分三年兑现了垦区2003年参保前部分场欠发退休职工基本生活费的70%部分,剩余的30%

        2011年是安徽农垦集团重要的转型发展之年,经济发展正在稳步健康转型,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加快实施,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农业生产连续9年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37万吨,棉花产量5947吨,肉类产量1.22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8.5%9.5%10.8%完成生产总值18.78亿元,统一经营利润1.26亿元,分别增长10.5%20%。职均收入18784元,人均收入12166元,分别增长9.3%6.9%省农垦集团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现代农业建设继续加强。省农垦集团制定实施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体系标准,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工程”开始启动。龙亢农场被省政府认定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农场编制了示范园建设规划,6个农茶场及公司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验收。倮倮米业质量追溯以全省第一的高分通过了农业部验收。与省绿办合作带动芜湖、蚌埠等12家地方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垦区发展高效农业面积6万亩,亩均效益3000元以上,有效增加了职工收入。全年购置各类农机2259台套,购机总额4419万元,新增农机总动力1.65万千瓦,完成了10万亩深松作业工作,重点农场“农机大院”加快建设。垦区小麦秸秆还田率达77.4%,水稻机插秧面积4.4万亩。阳光工程和百场、千户、万人培训行动累计培训47392人次。完成了十二五农田水利规划和2个农场大型排涝泵站建设,落实了2200万元世行洼地治淮项目在农业两田制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股份制经营,出台了农场非职工承租土地管理办法,加快土地流转,推进招标田规模化经营。龙亢农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关于创新垦地合作发展模式的项目,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农业部批复,正在组织实施。

产业化经营趋势良好。皖垦种业成功引进4家战略投资者并完成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各项准备工作,建成了种子质量追溯体系项目和“1611”三级科研体系,并成功试水三杂种子市场,进入了全国种业50强,被授予全国种子3A信用企业。皖垦茶业建立健全集团内部各项制度,青草湖黄酒产能增长65%,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增长40%。皖垦棉业及时调整投资结构,规避市场风险,落实了4万亩棉花生产基地。皖垦食品业强化管理,加大销售,雁湖面粉公司挂面产销首次突破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皖垦酒店业加快资源整合,组建了黄山大厦酒店管理集团和皖垦快快农产品物流公司。通和房地产公司积极应对宏观调控政策,实现稳定发展。垦建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 58 % 74 %。垦区8个农业产业化企业和11个农产品分别被省政府重新认定为省级龙头企业和安徽名牌农产品。敬亭绿雪茶叶、翡翠酥梨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对外开放合作深入拓展。已形成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校、央企省企、省直单位和走出去五个方面并举的合作开发格局。省农垦集团已与全省7个市、11个县区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敬亭山山南开发、淮南农场开发等一些重点合作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出台了安徽垦地合作开发管理办法、考核评价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走出去工作首战告捷,安徽农垦在津巴布韦首期试种的750公顷小麦平均单产达5/公顷,实现了当年进入、当年生产、当年获益,初步探索了农垦在境外办企业的管理模式,发挥了农垦在全省农业走出去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受到了各方称赞。目前在津国农场开发的土地面积已达3750公顷,耕地面积2300公顷,并与津方达成了新项目合资意向。

民生工程全力推进。20092700套廉租房建设,已全部竣工验收,大部分交付使用;20108020套廉租房建设,有7000多套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112630套廉租房建设和6200户危房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深松补贴和现代农业发展、农工减负等助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争取到了皖河农场三益分场回民全国首例享受回民乡政策待遇。到2011年底,分三年兑现了垦区2003年参保前部分场欠发退休职工基本生活费的70%部分,剩余的30%

        2011年是安徽农垦集团重要的转型发展之年,经济发展正在稳步健康转型,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加快实施,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农业生产连续9年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37万吨,棉花产量5947吨,肉类产量1.22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8.5%9.5%10.8%完成生产总值18.78亿元,统一经营利润1.26亿元,分别增长10.5%20%。职均收入18784元,人均收入12166元,分别增长9.3%6.9%省农垦集团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现代农业建设继续加强。省农垦集团制定实施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体系标准,打造现代农业“亮点工程”开始启动。龙亢农场被省政府认定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农场编制了示范园建设规划,6个农茶场及公司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验收。倮倮米业质量追溯以全省第一的高分通过了农业部验收。与省绿办合作带动芜湖、蚌埠等12家地方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垦区发展高效农业面积6万亩,亩均效益3000元以上,有效增加了职工收入。全年购置各类农机2259台套,购机总额4419万元,新增农机总动力1.65万千瓦,完成了10万亩深松作业工作,重点农场“农机大院”加快建设。垦区小麦秸秆还田率达77.4%,水稻机插秧面积4.4万亩。阳光工程和百场、千户、万人培训行动累计培训47392人次。完成了十二五农田水利规划和2个农场大型排涝泵站建设,落实了2200万元世行洼地治淮项目在农业两田制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股份制经营,出台了农场非职工承租土地管理办法,加快土地流转,推进招标田规模化经营。龙亢农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关于创新垦地合作发展模式的项目,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农业部批复,正在组织实施。

产业化经营趋势良好。皖垦种业成功引进4家战略投资者并完成股份制改造,加快上市各项准备工作,建成了种子质量追溯体系项目和“1611”三级科研体系,并成功试水三杂种子市场,进入了全国种业50强,被授予全国种子3A信用企业。皖垦茶业建立健全集团内部各项制度,青草湖黄酒产能增长65%,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增长40%。皖垦棉业及时调整投资结构,规避市场风险,落实了4万亩棉花生产基地。皖垦食品业强化管理,加大销售,雁湖面粉公司挂面产销首次突破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皖垦酒店业加快资源整合,组建了黄山大厦酒店管理集团和皖垦快快农产品物流公司。通和房地产公司积极应对宏观调控政策,实现稳定发展。垦建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长 58 % 74 %。垦区8个农业产业化企业和11个农产品分别被省政府重新认定为省级龙头企业和安徽名牌农产品。敬亭绿雪茶叶、翡翠酥梨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对外开放合作深入拓展。已形成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校、央企省企、省直单位和走出去五个方面并举的合作开发格局。省农垦集团已与全省7个市、11个县区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敬亭山山南开发、淮南农场开发等一些重点合作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出台了安徽垦地合作开发管理办法、考核评价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走出去工作首战告捷,安徽农垦在津巴布韦首期试种的750公顷小麦平均单产达5/公顷,实现了当年进入、当年生产、当年获益,初步探索了农垦在境外办企业的管理模式,发挥了农垦在全省农业走出去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受到了各方称赞。目前在津国农场开发的土地面积已达3750公顷,耕地面积2300公顷,并与津方达成了新项目合资意向。

民生工程全力推进。20092700套廉租房建设,已全部竣工验收,大部分交付使用;20108020套廉租房建设,有7000多套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112630套廉租房建设和6200户危房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深松补贴和现代农业发展、农工减负等助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争取到了皖河农场三益分场回民全国首例享受回民乡政策待遇。到2011年底,分三年兑现了垦区2003年参保前部分场欠发退休职工基本生活费的70%部分,剩余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