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服公司:全链服务 链上开花

发布日期:2025-08-05  来源:  浏览次数:330

        盛夏时节,午收夏种的“硝烟”刚刚褪去,迎来了新麦上市销售忙时。在省农服公司多个种植基地的粮食仓库里,却见不到今年新收获的小麦。该公司创新的“订单+托管+要素”全链条服务模式,早在小麦播种之前就已经落实了销路。

订单式闭环服务,全链条降本增效

        粮食生产要实现降本增效,各环节质量都要提高。

        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随着规模化经营成本逐渐上涨,一些经营主体经营质效提升遇到瓶颈。针对这一问题,农服公司以终端粮食订单为核心,打造“前端集采-中端托管-终端销售”闭环。

        公司通过与种企、农资企业建立“良种+服务+农资”联合体,集中采购使农资价格直降15%,亩均节约成本约30元。吸纳农机合作社、飞防组织成立服务联盟,组建本地化服务队伍,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亩均作业成本降低20元,效率提升30%。销售端与订单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粮价较市场高0.05-0.2元/斤。自2023年以来,农服公司通过订单闭环服务实现亩均增效150元以上,带动合作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增收20万元以上。

创新合作模式,激活三方协同效能

        在合作模式上,三角关系的稳定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农服公司通过与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吸纳小农户参与生产。农服公司发挥“资金+技术”服务优势,负责农资集采统供、农业技术指导和产品订单销售等综合保障;村集体(大户、合作社)发挥“组织+协调”优势,负责组织协调农户统一接受生产托管和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协调;农户发挥“管理+生产”优势,主动参与农作物的全程生产管理。

        三个主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效拓展“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三变”成效,形成“1+1+1>3”的倍增效应。在确保农民流转土地收入稳定的前提下,企业、村集体、农户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由此形成公司与村集体、农户三方同经营、同参与、同负责,利润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该服务模式带动种粮大户拓展经营规模,2023年以来累计带动种粮大户增收2000万元以上。固镇杨庙乡任湖村种粮大户任启良,2013年开始流转土地个人经营,至2018年间,年平均亏损50万元左右,后与省农服公司合作,种植规模从2000亩扩大到4000多亩,不仅把亏损的钱赚回来了,去年还投资新建了粮食烘干厂,带动周边小农户共同致富。

资金闭环管理,破解农业金融痛点

        任何投资都具有风险性,大面积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投入较大,风险掌控能力是经营主体必备技能之一。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农服公司配套提供资金服务,不仅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慢问题,且通过固化资金使用路径,有效防范风险,保障资金安全。公司依托全程化服务管理,将资金支持转变成服务环节的物化投入,按照农时节点,及时为服务对象提供农资、农技、农机、统防统治的“资金+服务”支持,在粮食收获变现后,统一结算成本费用。2023年以来公司累计为核心托管服务对象提供了3800万元资金支持,采购生产资料投入资金由银行代为支付,粮食收获变现后统一结算成本费用,有效扩大了公司的服务规模。

        如今,农服公司通过以“订单”拉动、“托管”推动、“技术”推进、“要素”跟进为主要特征的全产业链服务新机制,逐步构建农服搭台、村集体(大户)牵头、小农户参与的全程社会化服务格局,实现粮食生产和服务的闭环,有效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社会化服务面积已达到30.2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