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垦:节粮减损 守护江淮粮仓

发布日期:2025-10-16  来源:  浏览次数:50

        金秋十月,硕果盈仓,我们迎来第45个世界粮食日,当前也正值安徽农垦集团丰收季节。安徽农垦集团从田间地头的辛勤耕耘到烘干仓储的精细守护和优质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每一粒粮食都承载着“仓廪实、天下安”的朴素愿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安徽农垦集团正以全链条节粮减损,端牢中国饭碗,守护江淮粮仓。

        10月12日,经权威专家现场实收测产,安徽农垦集团华阳河农场“飓两优6号”麦茬水稻示范田平均亩产达777.2公斤,超出当地平均产量20%以上。虽受前期高温热害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有此产量的背后,不仅是品种与栽培技术的突破,也离不开节粮减损型智能收割机的精准助力——它们在收获环节将机收损失率有效控制在较低水平,实现了“增产亦节粮”的全程增效。

        今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是“粮食节约,人人有责”,农垦集团以科技手段系统推进粮食全链条减损,从田间、仓储到加工,每一环节都彰显“节粮就是增产”的务实行动。

智能收割:最大限度,减少掉穗

图为:安徽农垦集团华阳河农场水稻收割

        华阳河农场示范田所采用的,正是安徽农垦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智能监测联合收割机。这些设备配备仿形割台和损失率传感器,能够根据作物倒伏程度、密度自动调整收割参数,最大限度减少漏穗和破碎率。实测显示,此类机型可将水稻机收损失率较传统方式降低约1.5个百分点,相当于每亩多收十余斤粮食。

        “别小看这1.5%,我们农场几万亩水稻,这就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华阳河农场相关负责人方琴介绍到,“现在基本上找不到掉穗了。”

科学烘干:锁住水分,降低损耗

图为:安徽农垦集团潘村湖农场粮食烘干中心

        产后环节的减损同样关键。潘村湖农场粮食烘干中心引进的低温循环式烘干机组,通过智能系统精准控制温湿度,既防止粮食因过度烘干导致品质下降,也避免霉变发生。潘村湖农场粮食收储中心负责人方厚志打了个比方:“粮食也怕‘感冒’,我们这套系统就像给粮食开了空调,慢慢烘、均匀烘,既不会‘烤焦’,也不会‘受凉’。”

        配套的标准化粮库还配备粮情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仓储管理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显著降低存储损耗。收储中心工作人员刘为瑾手持终端设备轻点屏幕,粮堆内部的温度、湿度数据一目了然。“过去要爬粮堆、插温度计,现在坐在办公室就能掌握粮情。粮食住得舒服了,损耗自然就下来了。”

精细加工:品尽其用,减少浪费

图为:安徽农垦集团雁湖面粉公司面粉生产线

        在加工端,农垦集团旗下倮倮米业、雁湖面粉等企业持续推进技术改造。通过引进高精度色选机、优化研磨工艺,大幅降低碎米率和麸皮中含粉率,提升整精米和面粉出品率,让每一粒原粮“品尽其用”。

        在雁湖面粉公司,品控研发部负责人孙娟娟展示了新改造的研磨系统:“小麦从进厂到变成面粉,要经过18道工序。我们在每道工序上都做了优化,就像精心打磨一件艺术品,优质出粉率更是比之前高出许多。”

        农垦集团农水科技部负责人表示,从高产创建到减损增效,农垦正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粮食生产的全链条。未来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储运加工协同,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践行大食物观贡献更多农垦力量。